3月31日24时,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再次开启。
上一轮成品油调价,国内大部分地区95 #汽油进入“9元时代”,当时国际原油价格随着产能补库消息震荡下跌。
国际方面,美国东部时间3月30日,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上涨约3%。5月WTI5原油期货上涨3.43%,至107.82美元/桶;5月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2.92%,至113.45美元/桶。3月28日和29日,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关系平稳,美国考虑增产,油价连续下跌。其中,28日原油价格跌幅超过6%。
根据国家发改委2016年发布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挂钩,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3月30日,天风期货研究所副所长肖对分析称,新一轮成品油调价应根据相关文件和原油上涨速度进行上调。
卓资讯测算,近9个工作日国内原油变化率为2.19%,预计31日成品油将再次上调。
另一家机构金联创也预测本轮油价上调,截至3月28日的第七个工作日变化率为2.3%,参考油均价为114.24美元。国内汽柴油要上调180元/吨,即0.15元/升。
如果预测属实,包括2022年的全部六次上调和2021年底的最后一次上调,国内油价将迎来罕见的“七连涨”。
“最近在石油产能没有到位之前,原油价格在100美元左右高位震荡,但震荡的时间不会太长,可能会持续到美国8月份中期选举。”3月29日,东方士能源咨询公司董事长陈卫东对时代财经进行了分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沙特的石油产量能否增加是关键。
目前国际油价在80~130美元区间。按照规定,扣除加工利润率,直至按零加工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详见原油价格大跌,油价九成悬念!)
根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规定,国内成品油调价与前10个工作日国际平均油价挂钩。本轮计价周期内,国际油价先涨后跌,波动较大。
自3月17日以来,石油分销从107美元开始逐步攀升,3月24日触及120美元后震荡下跌。截至3月30日晚上10点,石油分销报110.14美元。
卓创咨询根据主要原油品种编制的原油变化率监测表数据显示,预计3月31日成品油将再次上调,但上调幅度不大。卓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国际油价继续下跌,可能会收窄此轮涨幅。”
来源卓创资讯
"最近10天,影响油价波动的主要因素是地缘政治冲突."陈卫东和时代财经分析了本轮油价的走势逻辑。
他表示,在当前计价周期的前半段,欧洲对俄乌冲突的态度是坚决的,拒绝用卢布购买天然气。况且冬天已经过去了,所以油价居高不下,但也没有继续下探。同时,沙特没有同意美国能源信息署和拜登的增产要求,支撑了原油的上涨。3月29日,沙特态度软化,油价跌破110美元,WTI原油跌破100美元。
据悉,为应对制裁俄罗斯导致的全球石油供应缺口,美欧正在全球范围内紧急寻找过剩的石油产能,以增加供应,降低价格。不久前,美国与沙特进行了谈判。沙特作为主要石油供应国之一,如果此时增加石油产量,可以大大缓解国际油价上涨的预期。但出乎意料的是,沙特的大型油库遭到了袭击。
据财联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25日晚,沙特西部城市吉达的一处石油设施燃起熊熊大火,浓烟滚滚。事发前,也门胡塞武装发表声明称,对沙特境内目标发动新一轮袭击。对石油设施的袭击导致布伦特原油本周上涨11.9%。
陈卫东指出,沙特在袭击发生仅4天后就表示愿意增产的原因主要有几个:首先,沙特对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油田设施视而不见,并将注意力集中在俄罗斯身上表示不满;二、“报复”美伊之前的谈判没有打招呼,所以不愿意这么快就同意;第三,美国拜登政府中有人再次提高对沙特的制裁;第四,沙特也想伺机抬高油价,多赚钱。
如今,备受关注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局势终于迎来突破。当地时间3月29日,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团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新一轮面对面谈判。俄罗斯代表团团长梅津斯基在第五轮俄乌会谈第一天结束后表示,双方的会谈非常具有建设性,俄罗斯正在研究乌克兰的提议,相关信息将向普京总统汇报。
消息公布后,欧美股市迎来“狂欢”,原油、黄金等大宗商品走出震荡。
3月30日,小对进行了分析,谈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市场仍然是局部的。“只有看到最终结果或者签订和平条约,才会对油价走势有一个清晰的判断,所以目前油价的波动区间会比较大,在100-120美元之间徘徊。”
展望油市后期走势,小蓝蓝认为取决于诸多影响因素:首先,俄罗斯石油面临找不到买家、石油公司撤离俄罗斯等问题,俄罗斯石油会有一个减产的过程。另外在运输方面,欧洲的管道也有问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石油的运力。
“未来一个月,最重要的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局势能否尘埃落定。如果已成定局,油价可能会下一波。其他影响因素包括伊朗谈判、3月底可能的石油输出国组织会议以及增产计划是否有大的变化。”小蓝说。
在陈卫东看来,主要影响因素是沙特的增产能否落地。“毕竟,对拜登来说,中期选举即将到来,俄罗斯现在需要喘口气。”
油价持续高企,下游产业链“如芒背”
国际原油价格的涨跌不仅牵动着消费者的神经,也让a股石化板块的投资者忧心忡忡。
光大证券指出,近期地缘局势紧张,全球原油供需格局偏紧。预计油价将维持高位,继续坚定看好石化板块的景气度。
时代财经梳理投资者问答平台发现,石化板块上市公司的投资者非常担心原油高位运行对公司原材料的影响。
近一个月来,油价走高对产业链的影响已经显现。
原油涨价对以原油为原料的化工企业的影响“首当其冲”。大型化纤上市公司东方洪升(000301),涵盖炼油、石化、化纤、能源、市场五大产业板块。自2月24日俄乌冲突开始以来,股价一路下跌,3月30日收盘时下跌23.97%。
“再次,贵公司股价连连下跌,贵公司有义务采取措施维护众多投资者的权益。”许多投资者非常关心东方洪升如何挽回其股价下跌的局面。有投资者多次询问公司大型炼化项目何时投产,面对当前高油价采取什么措施。
东方洪升董秘在上市公司互动易回复称“公司以大炼化项目为核心,构建低成本核心原材料平台,积极向下游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布局,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期跨越周期性波动。目前后续新项目建设所需资金没有障碍。”
来源同花顺
面对投资者咨询原油涨价的影响,贾立安科技(301193)董秘坦言,“传统的日用塑料制品主要以PP、PS等大宗石化产品为主,原油价格的波动对其价格走势有直接影响。近期原油价格暴涨,对公司成本有一定影响。”
季连科技进一步补充道,“公司还将积极与客户协商,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价格。同时,公司将继续积极跟踪国内外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变化趋势,与上游供应商建立并保持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提高原材料采购的管理水平和议价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采购预测和计划管理,降低原材料价格的波动风险。”
和顺科技(301237)董秘在回复投资者关于如何应对俄乌冲突导致原材料和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问询时,列举了短期和长期的具体解决方案。
3月3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山东省能源经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高新伟向时代财经分析,原油价格占成品油成本的50-70%。价格越高,成本率越高。但如果作为加工化学品的原料,其成本会下降到30%~50%。如果加工成高端化学品,技术和生产加工是主要的成本来源,而原油占成本不到10%。
对于原油价格上涨对下游产业链的“挤压效应”,高新伟指出,能源影响极其巨大,焦虑情绪沉重,因此供需链极其脆弱。当能源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逆转,特别是当供求关系由供过于求变为需求不足时,市场容易出现恐慌,从而放大能源产品的供给缺口,即“公交效应”——即公交车上有100个座位,如果有101个人在等着上车,那么人们就会争先恐后地上车,抢座位。虽然供需差只有1%,但人们担心自己会是没有座位的那一方,从而形成
“担忧、恐慌和预期放大了油价的波动区间,也对现货市场起到了预警作用。”魏说:
今年以来,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推高了生产成本,不少化工企业也将成本上涨转嫁到了下游。
3月17日,路飞(300665)董事向投资者表示,由于近期沥青、橡胶改性剂、钛白粉等各种防水防腐原材料大幅上涨,公司已尽力吸收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根据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公司已于3月份上调了所有产品的价格,试图将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部分压力传导给下游客户,减少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最近能源迎来利好政策。
3月2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2022年能源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持续提升油气勘探开发水平,其中提到:坚决完成2022年原油产量重回2亿吨的既定目标。德士股份(301158)主要从事R&D和石油钻井专用工具及设备的生产,大部分业务在中国。其秘书长提到,根据中石化和中海油公布的2022年勘探开发部门资本支出预算,高于2021年。油气公司勘探开发资本支出预算的增加,将增加油气钻井工程公司的工作量,对公司销售产生较好的预期影响。
生产覆膜砂和铸造配件的上市公司长江材料(001296)董秘也表示,近期油价上涨,短期内将导致公司原材料成本和运输成本增加,影响公司利润。长期来看,高油价将促进铸造废砂的回收利用,也可能促进页岩油气的开发,为公司带来发展机遇。
“石油供应端处于石化产业链的顶端。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增产,这将导致未来石油供应跟不上。”魏认为,石油价格的平衡主要取决于减少石油需求和增加石油替代品,即化工原料,而化工行业对原料的需求取决于整个产业链的成熟度和技术发展程度。
发表评论